高等教育出版


 

 
 
卷期索引202109 (16:2期)
課程研究
課程研究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s)自2001 年由M. Prensky 正式提出後,常被用來描述與理解出生在「數位時代」(digital age)的年輕人,由於這群年輕人自小便與電腦、網路和電視遊戲機(video game consoles)朝夕相處, 因此,「數位環境」(digital envioronment) 對他們而言,就跟呼吸空氣一樣自然;近來更進一步與手機、平板、社群媒體、AI、AR與VR 等新興科技緊密結合,也常與千禧世代(Millennials) 與Z 世代(Generation Z)放在一起討論。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數位原住民」的學生,身為「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s)或是「數位難民」(digital refugees)的教育工作人員,往往是長大後才開始慢慢接觸數位產品,即使經過「認真學習」,還是常常無法流暢使用,也因此重新定義的「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也不斷地出現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

職是之故,本期《課程研究》特以「數位原住民與課程」為主軸,先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學士班楊洲松教授以〈數位原住民與課程改革〉為題, 歸納數位原住民的六大特質, 包含天然數位控、思維的空間跳躍、現實與超現實的視覺化、自我展演、知識的數位匯流與後真相化,並提出兩點教學建議包括課程邏輯宜從專業分科翻轉為跨域多元, 以及教學方式自專業權威翻轉為自主、探究與實作; 其次, 再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王俊斌教授以〈新數位原生世代的素養導向學習及其能力發展〉為題,討論《2030 年教育和技能的未來:OECD 2030 年學習羅盤》(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2030: OECD Learning Compass2030)提及的「未來導向能力」,透過當前新興數位化發展所造成的問題,藉由「能力取向」之觀點, 提出以學習者能動性為核心的新興數位世代學習圖像。

第三,則是由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系陳信助副教授與侯雅雯助理教授以〈數位原住民學習風格及其對適性課程與教學之啟示〉為題, 使用Felder和Soloman 發展的「學習風格指標」(ILS) 量表來調查臺北某私立大學的大學生依性別、年級與領域( 學院) 等變項檢驗各學習風格面向之分布狀況, 發現在性別、年級和領域( 學院) 上, 學習風格分布狀態各有特色與複雜多元, 並建議教師依據學習風格調整教學, 適性地引導大學數位原住民進行有效學習; 第四篇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鄭英傑助理教授以〈「薄友誼」現象: 數位原住民世代的網路社群交友觀及課程思維─以臺灣的大學生為例〉為題, 發現現今數位原住民世代已存在「薄友誼」現象, 並衍生出四種相互滲透的友誼類型, 除「現實朋友」與「現實陌生人」外,還出現「像陌生人的朋友(單向度朋友)」、「像朋友的陌生人(日拋型朋友)」的「薄友誼」。

更值得一提的是,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生、嘉義縣政府教育處葉信一督學特別以〈少子化趨勢下發展國民小學混齡教學:以嘉義縣為例〉為題, 提出三項主要發現, 包括在混齡教學中教師面對學生差異化及整合教材的挑戰、數學科在混齡教學上有其困難、教師對於混齡教學的自信來自於學生表現的回饋及家長的信任。而在「專書導讀」的部分,則邀請河南師範大學小學教育系王郁雯助理教授以〈人文主義哲思視域下的課程研究: 教學大綱的課程理解與想像─評介《教學大綱即課程: 概念重建取向》〉為題,重新思考「授課大綱」與「課程」的關係,頗值得一讀。

深切地盼望藉由本期的引介能觸發數位原住民與數位移民,甚至數位難民之間更深一層的相互理解,並進一步泯除「教」與「學」之間可能的「數位落差」。

202109 (16:2期)期所有篇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 © 2014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
課程研究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