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發展
高等教育出版

高等教育出版

為尊重著作權及符合「合理使用」原則,若有PPT或各章授權使用需求,請與本公司洽詢(02-23885899#104)

教師專業發展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教師專業發展
  • 主編:高教出版
  • 書號:54JBB01101
  • 定價:350
  • 出版社:高教出版
  • 出版日:2015/11
  • 版次:1版
  • ISBN:9789862661260
  • 主編:高教出版
  • 書號:54JBB01101
  • 定價:350
  • 出版社:高教出版
  • 出版日:2015/11
  • 版次:1版
  • ISBN:9789862661260
本書介紹
  1. 應用「教學圈」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
    近年來,教育界參考醫學界「醫療巡房會診」(medical rounds)的方式,設計並提出一種名為「教學圈」(IR)的方法,主要是由學校提出實務的問題(POP),透過來自不同學校(區)教育人員所組成的網絡或小組,實地訪視觀察課室中的教與學情形後,由訪視的教育人員間共同討論分享,一起合作提出解決實務問題的策略與方法,進而持續改進教學實務,是一種用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方法。本文旨在介紹這種改進教學的新興實務與方法,先針對教學圈的理念、意義與目的之基本概念加以探討,並介紹教學圈實施的程序與步驟。最後,再根據教學圈的特質提出我國應用教學圈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的七項具體策略與作法,包括:一、組成適切多樣的教學圈網絡;二、提升教師知覺實務問題能力;三、建立有效教與學的共同理解;四、進行經常而系統的課室觀察;五、發展客製化的問題解決策略;六、增進校內外人員的觀摩合作;七、擴大改進規模邁向下一層次。

  2. 國民小學推廣行動學習之關切階層研究
    行動學習為近年來重要的教育創新,其推廣成效值得關注。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主任對行動學習之關切階層,以利了解行動學習之創新推廣概況。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年國民小學主任儲訓班之268名學員;研究工具為自行編譯之「國小主任行動學習關切階層問卷」;資料分析採描述性統計。研究結果顯示:整體而言,國小主任對於行動學習之關切屬於知曉與訊息階層,即著重自我性關切;不同最高學歷、畢業系所、職務與學校規模的國小主任,對行動學習之關切出現不同情形。有19%的國小主任對行動學習著重工作性關切或影響性關切,這些主任適合擔任行動學習的變革推動者(change agent);未來在國民小學推廣行動學習時,可針對各關切階層中之特定成員,採取相對應的促進發展策略。

  3. 歷史教師應具備的教學專業素養
    大家都會同意,每位教師皆應以教育家為理想,而非以教書匠為已足;歷史教師也應如此。一位以教育家為理想的歷史教師,應以歷史教育家自我期許,且以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為志業。這樣的歷史教師應不斷汲取歷史學科知識、淬鍊歷史思維與研究能力,並且多方學習、反思與行動,積累其歷史素養。此一素養以潛在知識能量的形式儲存於心靈中,同時形成一股待發的行為傾向,俾便於進入教學情境時,轉化而為確當的歷史教學判斷,以及明智的歷史教學行動。質言之,一位具有教學專業素養的歷史教師,應有豐富的教學專業知識,以及嫻熟的教學專業行為;前者又分為一般的教學專業知識,以及與歷史學科有關的教學專業知識,而後者則以教學推理與行動能力為內涵。前者代表歷史教師所具有的真知,而後者則代表其所擁有的力行。能由真知而力行,做好歷史教學,方是具有教學專業素養的歷史教師。

  4. 蘇格蘭教學總會推動教師專業發展之歷史探究,1966
    本文主要探究蘇格蘭教學總會在1966年成立時的背景,以及經歷近50年來該總會對於蘇格蘭地區的中小學教育以及師資培育發展究竟有何貢獻。透過前人的研究以及相關文件分析之後可以發現到,蘇格蘭教學總會雖然是非官方的教育組織,然而,長期與中央教育主管機關、地方教育單位、師資培育機構以及地方中小學的密切合作,協助師資培育生、中小學教師、學校行政人員、甚至是教育相關人員獲得專業成長,該單位現已成為蘇格蘭相當重要的教育專業組織。

  5. 高職專業群科教師專業標準內涵之探究:以學校實務工作者觀點分析
    近年來,我國開始推動專業標準本位師資培育政策,期望透過研訂國家層級教師專業標準,統攝所有師資培育政策規劃,以提升教師素質。國內過去有諸多論述或實徵研究探討教師專業標準內涵,但大多著重於教師應具備之共通性專業能力,針對高職專業群科教師應具備之技職教育專業標準內涵,則付之闕如。鑑於此,本研究主要透過焦點團體座談及工作坊方式,分區訪談全國高職學校實務工作者,以了解我國建構高職專業群科教師專業標準應考量之技職教育特色內涵。本文首先探討建構高職專業群科教師專業標準之背景脈絡,以了解國內研訂標準之必要性及需求性;其次,探析國外中等技職師資專業能力內涵,並分析其共通性趨勢;接著,依據高職學校實務工作者反應的實務觀點及心聲,具體提出建構高職教師專業標準應特別考量之「務實致用」內涵;最後,提出本文之結語。

  6. 中國大陸教師專業標準及其應用分析
    「國運興衰,在於教育;教育大計,在於教師」,教師被視為是教育品質與國家競爭力的象徵。中國大陸自2012年9月頒布《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揭起中國大陸教師專業改革的序幕。本文旨在介紹教師專業標準內涵、學科專業標準之應用,以及國家層級教師培訓計畫,最後進一步提出教師專業發展之挑戰及可能的方向。

  7. 探思教師專業標準之發展與運用
    在全球化脈絡下,建立教師專業標準成為西方國家提升教學專業與教師品質的重要方式,臺灣亦於2000年代陸續進行這方面的努力。惟專業標準在國外曾引發諸多討論,例如:其是否在新自由主義下,成為政府行使績效管控的一項利器?其除以概括性的總體標準發揮引導功能外,細部發展的各科、各學校層級標準,甚至是包括表現水準尺度(rubrics)的特定標準,是否在管理主義下,更加劇「控制」之實?本文從此脈絡切入,除分析全球化下專業主義之演化與實踐,亦就專業標準引起的關切做分析。接續者,則就本土發展專業標準的努力做闡述,並以西方走過之經驗,提出未來發展之借鏡。

  8. 教師專業標準應用於教師評鑑之實務議題初探
    教師專業標準的訂定或教師評鑑的實施,都是為了提升教師專業素質、促進師資專業發展。為探討教師專業標準應用於教師評鑑的實務問題,本文主要根據參與試行「中等學校教師類組專業標準及專業表現指標相關內涵暨配套措施計畫」學校的成果及回饋意見,分析教師專業標準應用於教師評鑑的適切性與成功要素,並就試行過程中試行學校所遭遇的實務運作挑戰,提出問題反思與實務建言,供未來因應教師評鑑政策學校推動校本教師評鑑之參考。

  9. 杜威學習共同體的理念闡釋
    我發現,日本東京大學教授佐藤學所提倡的學習共同體理念,在臺灣推動這兩、三年以來,總是有人將其等同於協同學習或是合作學習之類較為狹隘的教學作法。所以,我才在本文就佐藤經常提及的杜威,梳理其有關學習共同體的理念,進行一番追本溯源與闡發解釋的工夫。全文分為八節,前言簡述寫作主旨,第二節說明杜威提出學習共同體理念的緣由與背景,第三及四節分述共同體與社會的不同,以及其良莠標準與發展的層次;第五至七節,則探討杜威在學習、教學與課程三個方面的基本觀點。我在結語指出,學習共同體的理念涉及典範的轉移,而不只是一些方法與技術的枝節異動。此一理想之落實,須由你我開始;是所至盼!

  10. 教育專業發展的潛在危機與理想藍圖
    本文旨在析述教育專業發展的潛在危機與理想藍圖,首先論述教育專業發展所面臨的三大危機,包括:一、專業標準不清,專業課程、教材教法與評量待檢討;二、移植複製、官僚、形式、本位與人情等風氣待省思;三、行動智慧與授能不足,專業發展歷程及績效待檢核。其次,針對教育專業發展面臨的三大潛在危機,提出教育專業發展的理想藍圖,主要包括:一、立基正向心靈、行動智慧、增能、創意策略等理論;二、以培養專業自我、專業承諾與教育行動智慧為鵠的;三、專業合理及多元彈性的課程方案規劃、執行及評估;四、推展行動研究,以多元策略及模式,創建專業文化;五、善用以問題為本的學習,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效能;六、落實推展專業學習社群,強化輔 導團及學習共同體之運作機制與功能;七、發揮授能者角色功能,有效啟能、催化促進與激勵;八,強化全品質績效管理系統,建構專業發展配套措施。最後,提出本文之結論。
  • 作者:(按章節順序排列)
    黃旭鈞、王令宜、高熏芳、單文經、林仁傑、許宛琪、胡茹萍、吳清基、邱于真、潘慧玲、甄曉蘭、林志成

本書目錄
  1. 應用「教學圈」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黃旭鈞
  2. 國民小學推廣行動學習之關切階層研究/王令宜、高熏芳
  3. 歷史教師應具備的教學專業素養/單文經
  4. 蘇格蘭教學總會推動教師專業發展之歷史探究,1966/林仁傑
  5. 高職專業群科教師專業標準內涵之探究:以學校實務工作者觀點分析/許宛琪、胡茹萍
  6. 中國大陸教師專業標準及其應用分析/吳清基、邱于真
  7. 探思教師專業標準之發展與運用/潘慧玲
  8. 教師專業標準應用於教師評鑑之實務議題初探/甄曉蘭
  9. 杜威學習共同體的理念闡釋/單文經
  10. 教育專業發展的潛在危機與理想藍圖/林志成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 © 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mail.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
研究方法 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