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Ⅱ
高等教育出版

高等教育出版

為尊重著作權及符合「合理使用」原則,若有PPT或各章授權使用需求,請與本公司洽詢(02-23885899#104)

高等教育Ⅱ
Higher Education 2
高等教育Ⅱ
本書介紹
  1. 台灣高等教育的迷思:高學歷高失業率的真相
    1995年台灣高等教育政策走向擴張,大量培養高等教育人才,致使大專青年失業率升高,引發大專人才培育與產業需求之間產生失衡的質疑。為了釐清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失衡是發生在哪一部分,以及探討造成失衡的原因,本研究分析多種統計資料,以及深入訪談高等教育相關人員,進而釐清「高學歷、高失業率」的諸多迷思,包括高等教育擴張並未導致大學及以上族群的全面失衡,失衡主要發生在私立一般學院、私立技職學院、私立科技大學,以及高等教育有助於提升長期職涯競爭力,終身教育為未來趨勢。最重要的是,本研究發現,政府管制與干預才是造成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失衡的問題根源,故唯有鬆綁政府對大學的管制與干預,讓大學自由競爭與自主發展,才能有效矯正大學的發展,修正人才培育的失衡現象。
  2. 兩岸高等教育交流相關議題與政策方向之探討
    全球化競爭的社會下,人才需求逐漸增加。兩岸間除了現階段經貿的合作外,也開始積極正視高等教育的學術交流與互動。大陸方面早於1979年便展開對台招生;而台灣則於1987年解除戒嚴後,開始展開對大陸的學術交流,並於2010年通過陸生三法後,確立招收陸生的法源。儘管兩岸高等教育交流已如火如荼地展開,但仍有許多兩岸間招生策略、管道與政策制訂等相關問題有待釐清,如何使兩岸間學術交流更加順暢,使未來發展達到雙贏之局面,為本文探討的旨趣。
  3. 東協前五國高等教育服務型態之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討東協前五國高等教育服務型態,並採用比較研究法來分析東協前五國高等教育服務型態之議題,包括遠距學習、招收國際學生、國外設立分校、外國教員流動,以做為台灣高等教育之參考。研究發現:一、東協前五國之遠距學習服務型態將愈來愈頻繁;二、新、馬兩國在招收國際學生遂見成效,泰、印、菲則仍處起步階段;三、國外設立分校對吸引國際學生呈正面影響,尤其是新、馬兩國更是朝著成為區域教育樞紐之宏願邁向一大步;四、外國教員流動是東協前五國提升國內人力競爭力的方式之一。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台灣高等教育策略與運作提出原則性建議。
  4. 學術導向與專業導向學位之分化:世界五國主要大學學位授予研究
    傳統上,早期西方大學授予的學位為學術導向,主要在培育研究高深學術的人才。但隨著知識的專精分化、專業教育的提升,以及高等教育的擴張,專業導向之學位逐漸因應而生。本研究旨在探討學術( academic)導向與專業( professional)導向學位分化的國際趨勢,研究者針對德國、法國、日本、英國、美國等五國共 30所著名的綜合性大學,分析整理其學士、碩士與博士階段學位授予之規定,瞭解其學術導向與專業導向學位的修習內涵、畢業條件與學位名稱,以呈現高等教育學術與專業導向的分化面貌。研究結果發現,德國的學位授予最偏向學術導向,大學部即要求做研究,寫論文,碩士強調學術研究,博士更傾向學術導向,維持了早期中世紀歐陸大學教育的傳統。法國也是較偏向學術導向,大學部亦注重嚴格學術訓練,但與德國之不同處在於碩士階段分軌為學術研究導向( DEA)與專業實務導向(DESS)學位;但在博士階段仍然為學術導向,沒有分化。日本的分化程度與法國類似,碩士近年來分為學術(修士)與專業(專門職)導向,但博士階段則為學術導向。相對而言,英國在學位上的分化則更進一層,不但碩士清楚劃分為研究碩士與修課碩士兩種,連博士也分化為學術導向博士與專業導向博士。這一點與美國大學的分化程度類似,碩士、博士均分為學術導向與專業導向,在入學條件、課程內涵與畢業條件上均有不同,適合不同需要的學生。本研究結果可供我國調整大學部教育、研究所教育與學位授予規定之參考。
  5. 美國大學教師評鑑制度之探討
    於20世紀初,美國大學在不違反教師追求學術自由的權利下,開始建立教師評鑑制度,以決定教師能否被聘用、續聘、長期聘任、升等及其敘薪水準,此套評估教師實際表現的公平程序即為大學教師評鑑制度之濫觴。而我國於2005年12月28日頒布實施之新修訂《大學法》中,首次要求各大學應在聘約中明確規範教師之權利義務,以及教師停聘或不續聘之要件,同時規定大學應建立教師評鑑制度,對於教師之教學、研究、輔導及服務成效進行評鑑,評鑑結果將做為教師升等、續聘、長期聘任、停聘、不續聘及獎勵之重要參考。大學教師評鑑制度之建立與實施,涉及複雜的集體協商、職責表現之價值判斷,以及運用評鑑結果之人事決定等相關政策與法令。若規劃妥當並落實執行,除可提升教師評鑑方案之成效及避免可能之法律訴訟外,亦可透過評鑑強化機構人力素質與整體效能。爰此,本研究目的旨在透過文獻與文件之分析,以瞭解美國大學教師評鑑制度,包括發展、特色及其對我國大學教師評鑑制度之啟示與建議,研究結果可提供各大學及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未來規劃、實施及評鑑大學教師評鑑相關政策、制度、工作時之參考。
  6. 哈佛大學課程改革對本國通識教育之啟示
    本研究為教育部公民核心能力推廣子計畫項下之「100年度公民核心能力暨通識教育經典譯著讀書會計畫」執行成果之一。該讀書會旨在以學習社群為教師專業發展途徑,讓教師們透過平時彼此平等對話及分享討論,藉以提升專業知能與促進專業發展。本次讀書會的主題聚焦於哈佛大學課程革新之研究,從理解通識教育在美國大學教育的發展歷程,來反思本國通識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讀書會分兩階段進行研讀與討論:第一階段指定閱讀為《自由社會的通識教育》和《理解核心課程:哈佛大學核心課程革新》(中譯本為主要讀物,輔以英文原著),兩本書闡述20世紀哈佛大學的課程革新;第二階段研究21世紀之課程改革,指定閱讀為2005年出版之《哈佛通識課程檢討報告書》和2007年出版之《哈佛通識課程結論報告書》,其為目前最新實施課程之依據。本研究綜整幾次討論有關哈佛經驗帶給本國通識教育之啟示如下:一、校長角色的重要性;二、通識教育之理念與目標應明確並與時俱進;三、分類必修vs.核心課程;四、師資來源與行政運作。
  7. 德國高等教育中不同層級品質保證之探討
    由於高等教育功能與結構的轉變,加上國內與國際競爭的熾烈,使得1990年代在高等教育領域中,成為一重視品質的年代。許多國家甚或區域性組織,都紛紛針對其高等教育的品質,著手推行有關的管理或保證措施。身處於歐洲區塊中,德國高等教育的品質保證措施之實行,有其國際上可供參照的標準,但也因應著其自身的在地脈絡而具有特殊性。本研究即一方面試著將德國關於高等教育的品質保證機制置於歐洲的脈絡下加以觀察;另一方面則以不同層級的品質保證機制之實施狀況做為研究焦點。除了探討其歷史沿革與整體的發展狀況外,也將針對個別機構的運作進行瞭解,以求進一步去分析其特色與整合之可能,並期望因而能對國內品質保證的相關措施,提出可供借鑑的參考。
  8. 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的實施與成效:以東京大學為例
    2004年日本的國立大學法人化後至今(2014年)已10年,其中,東京大學法人化前後的動向始終受到矚目,原因在於它的歷史、規模及國際競爭力都相當具有代表性。本研究藉由文獻分析法,探討東京大學在法人化過程的變革,並以第一週期國立大學法人評鑑期間(2004~2009年)的績效來檢視法人化後的成效。研究結果包括:一、「國立大學法人化」的相關構想在各年代都曾被日本教育當局提出,直到2004年才得以實現。實現的契機除精簡中央部會,刪減公務員人數等外部因素外,文部科學省與東京大學等代表性大學的立場由「反對」轉為「贊成」也是主因。二、法人化前,東京大學的內部立場不一,但在政府的「遠山計畫」與「東京五大學策略聯盟」外在壓力下,召開「UT21會議」,也公布《東京大學憲章》,做為法人化改革的依據。三、東京大學第一週期法人評鑑結果項目大都僅為「良好」,表現不能說是出色。2005~2009年度的政府補助金增減不大,但對其依存度較其他大學低,而人事費占支出的比率也有遞減的趨勢,顯示經營上獲得一定效果。四、法人化後的研究教學品質績效確有提升,但在《泰晤士報》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卻有後退的現象,說明該校在法人化後雖努力提升學術產出水準,但同時要維持其世界排名的優越性並不容易。
  • 作者:(按章節順序排列)
    杜英儀、吳惠林、張國保、楊淑涵、張馨萍、湯堯、郭玲玲、王秀槐、蘇錦麗、黃曙東、陳純瑩、李家宗、陳玉娟、余曉雯、楊武勳、林思敏

本書目錄
  1. 台灣高等教育的迷思:高學歷高失業率的真相/杜英儀、吳惠林
  2. 兩岸高等教育交流相關議題與政策方向之探討/張國保、楊淑涵、張馨萍
  3. 東協前五國高等教育服務型態之研究/湯堯、郭玲玲
  4. 學術導向與專業導向學位之分化:世界五國主要大學學位授予研究/王秀槐
  5. 美國大學教師評鑑制度之探討/蘇錦麗、黃曙東
  6. 哈佛大學課程改革對本國通識教育之啟示/陳純瑩、李家宗、陳玉娟
  7. 德國高等教育中不同層級品質保證之探討/余曉雯
  8. 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的實施與成效:以東京大學為例/楊武勳、林思敏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 © 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mail.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