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願景
高等教育出版

高等教育出版

為尊重著作權及符合「合理使用」原則,若有PPT或各章授權使用需求,請與本公司洽詢(02-23885899#104)

課程願景
Curriculum Visions
課程願景
  • 作者:莊明貞
  • 書號:54MBB01101
  • 定價:480
  • 出版社:高教出版
  • 出版日:2006/09
  • 版次:1版
  • ISBN:9789578146747
  • 作者:莊明貞
  • 書號:54MBB01101
  • 定價:480
  • 出版社:高教出版
  • 出版日:2006/09
  • 版次:1版
  • ISBN:9789578146747
本書介紹
教育體制長久以來充滿了控制的語言,剝奪了教育該有的新奇、創意與超越的靈性旅程。本書以全新的視野,從文化、生態、全球化、再概念化、有機中心、陌生人、幽靈的隱喻及靈性等面向,來探討課程願景。這些文體風格迥異於學術論文,各章充滿大膽的文筆,並大量引用詩詞、傳說、童話、電影、古代語文、女性主義寫作等隱喻風格,帶領讀者經歷一趟驚奇與超越的靈性探索。藉由幽靈的神奇隱喻,能喚醒我們對課程深層結構的概念,並可提供創造與想像的空間,來激勵我們的前瞻性視野。在當前這高度建構卻又快速解構的社會中,以課程作為靈性之旅,以美學與故事作為基礎,來連結邏輯與科學,從而使僵化的知識活絡起來,無疑將對課程願景的建構有所助益。

導論一
說明課程願景
作者:Noel Gough
譯者:王恭志

我徘徊在每條大街小巷,
身旁的泰晤士河水流動著;
刻劃在每個我所遇見的臉龐。
印痕是微弱的,印痕是悲傷的,
在每個人與每個哭泣中,
在每位幼兒驚恐的嚎啕下,
我聽見了禁錮心靈的鐐銬!
(William Blake, 1794, Lendon, 11, 1-8)

我看見我這一代最純淨的心靈被瘋狂、飢餓與歇斯底里所破壞,
在破曉時刻拖著他們的身軀走過黑人街區尋找洩憤之所;
天使般的行家,燃燒在古代星光燦爛的天空,
有誰在讀完大學後,仍有夢幻般燦爛冷靜的目光,
阿肯色州與Blake著名的悲劇在學者群中爭論著……
(Allen Ginsberg, 1956, Howl, 11, 1-3, 6)

在本文一開始引用William Blake〈倫敦〉(London)與Allen Ginsberg〈怒號〉(Howl)的幾行詩句,是因為我覺察到詩人們(與詩的鑑賞家)比起我們這些課程學者更能明確地掌握「願景」與「願景的」之朦朧性。Ginsberg在〈怒號〉的詩句中,一開始就率真地運用了「我看見」一詞,來展現出他本身對「願景」的自信。從他對Blake(產生幻覺……Blake耀眼的悲劇)的態度,我們可以得知詩的藝術性能驗證他對「願景」的感受。在我高中時代初次閱讀Blake的詩〈倫敦〉(當然也包括了來自於《經驗之歌》詩集中的〈老虎〉、〈玫瑰之疾〉及〈毒之樹〉等詩篇)之際,即被他洗鍊的用詞與明確的願景所震撼。我所意指的「願景」並不僅止於一般觀察而已,因為我敢說Blake不只聽到,而且還看到了「束縛心靈的鐐銬」(此時在我腦海中浮現了如同漫畫書與影像般的畫面,我 想像著〈倫敦〉的作者,具有來自十八世紀所獨具的穿透視野) 。
當我思考「課程願景」對於本書作者、編者與讀者的意義時,我深刻地感受到,雖然Blake在他的一生中受盡了忽視與嘲弄,但Ginsberg的〈怒號〉一詩卻隨即受到同儕們認定為是一首具有願景的作品。誠如本書的其中一位作者Mary Elizabeth Moore所認為的:願景是一種可能在瞬間獲得,但也可能無法掌握的藝術。而在Ginsberg的詩句中,我們便能覺察到這種耐人尋味的意涵。從詩人Michael McClure(1994)回想起1955年12月在舊金山的第六藝廊中,Ginsberg公開朗讀〈怒號〉一詩的場景時指出:
在我們所有的記憶中,在此之前無人能如此坦率直言,我們已走到了一條無法再回頭的道路,我們已準備不想再回到灰暗、冷漠、肅靜與智性不足等這種缺乏詩性的場域與枯竭的心靈,我們想要朝向新穎與創發的道路邁進。因此,我們需要聲音與願景。(p. 13)

我們希望本書中所陳述的許多課程願景,能對讀者有直接相似的震撼。例如在本書作者Peter Cole與Pat O’Riley的〈閒話在課程中Dewey的幽靈:思古論今〉一文中,相當罕見地看到具有如此深入的詩性特質。這兩位作者明確地拒絕課程是沒有詩性的場域。而Molly Quinn於〈神聖的願景全景敞視:課程與合代馬車的傳統遺產〉一文中,也是強而有力地拒絕課程是「靈性枯竭」的場域,但若只有率真的直言,是不夠的。誠如Ginsberg與McClure從Blake的詩句中,所驗證願景之藝術特質,此處所言及對願景的努力,不是只有說說而已,而是更需要履行對課程的創新與研發。McClure(1994)認為,閱讀Blake是一種「發明的經驗」,是一種基於在「大眾傳媒中澄清知覺與拒絕」的發明:

McClure在此關注於藝術家願景的具體化與獨特的感受性之間的重要連結,來展現如同詩或繪畫般,藝術家所建構永恆作品的重要性。我們至今仍很少見到課程探究(curriculum inquiry)領域用這種方式來理解願景。確實在近來的教育學術寫作規範中,仍舊排除作者的主體性,這使得學術作品無法像藝術家般能深度刻劃他們的體驗與創見,這關聯到肉眼在俗世中所見到「真實」的表象,像是Monet的「印象派」風格所呈現近距離的散焦而非明晰的效果,以及El Greco對人體繪畫風格所採用遠距離的散光效果 。

在現實主義的藝術家中,無人能像Salvador Dali所具有的願景般,把個人與繪畫融合為一體。Dali的格言:「超現實主義即自我」,是一種自白而非自誇。Dali完全接受潛意識的心理分析是一種敘事,這使得Dali體現本身精神分裂的風貌並化為其特質:像是「Don Quixote穿著絲質長袍,騎著馬,怪異地穿越黏熱的沙漠,只有他茂密的鬍鬚保護著他」(Ballard, 1996: 91)。我希望具有明確願景的課程學者能如Dali在「記憶的永恆」此幅畫的意境般,超越時間分割下的制式化模式,因為我看見了我們這一代的人們被鐘聲、鈴聲與警報聲所制約與控制著……。
無論我們的課程願景是真實的、超越真實的,還是抽象的,本書的每一篇皆是作者「真實生動」的創見,這些課程願景皆源自於具體的自我。
  • 審訂者簡介
    莊明貞
    學歷: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課程與教學哲學博士
    現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經歷: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課程研究系訪問學者
    專長:課程研究方法論、後現代課程理論研究、多元文化課程研究
    著作:道德教學與評量:多元文化觀點、課程改革─反省與前瞻(主編)、性別與課程:理念、實踐、質性研究導論(合譯)等、研究報告、學術論文發表於國內外期刊計數十篇

  • 譯者簡介
    王恭志
    學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現職:新竹縣竹北市豐田國民小學教師兼教導主任

    黃月美
    學歷: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育學博士
    現職: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楊俊鴻
    學歷: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現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兼任講師

關鍵詞

本書目錄
  • 第 1 篇 導 論
    導論一:說明課程願景/Noel Gough

    導論二:幽靈與課程/William E. Doll, Jr.
     Doll的展望/Wendi Broussard

  • 第 2 篇 願 景
    第一章 生態的理解──問題:隱喻的重要性br>.朝向文化與生態理解的課程/C. A. Bowers
     Bowers的展望/Ellen Wickersham

    第二章 死亡與危機──問題:哀悼成為課程
     課程的消逝/Deborah P. Britzman/106
     Robert Musil與歐洲文化在美國的危機/William F. Pinar
     Britzman與Pinar展望/Peggy R. McConnell/127

    第三章 該怎麼做?──問題:解讀課程願景
     課程幽靈和願景──兼談該怎麼辦?/Cleo H. Cherryholmes
     對Cherryholmes的觀點/Ellen Wickersham

    第四章 Dewey的幽靈──問題:一種風格的問題
     閒話在課程中Dewey的幽靈:思古論今/Peter Cole與Patricia O’Riley
     關於Cole與O’Riley的觀點/Peggy R. McConnell

    第五章 一種有機中心課程──問題:情境邏輯
     一種有機中心課程的邏輯基礎:Dewey的邏輯與複雜科學/M. Jayne FleenerBR>.關於Fleener的觀點/Karen E. Sullivan

    第六章 全球化的長臂──問題:我們是誰眼中的「他者」?
     全球化的長臂:課程工作的跨國想像/Noel Gough
     關於Gough的觀點/John Stewart

    第七章 一個再概念化的課程──問題:身體語言
     論經驗理論再概念化的必要性/Kathleen Kesson與Donald Oliver
     對Kesson與Oliver的觀點/Janis Pardue Hill

    第八章 商業化的學校──問題:學校「是」我們
     美國學校的商業轉變/Alex Molnar
     對Molnar的觀點/Patricia Thomson

    第九章 一趟課程之旅──問題:一則旅行者的故事
     課程:一趟經歷了複雜性、社區、會談、高潮的旅程/Mary Elizabeth Mullino Moore
     對Moore的觀點/Carol Williams

    第十章 全景敞視──問題:受「Blake之光」輝映的課程
     神聖的願景,全景敞視:課程與合代馬車的傳統遺產/Molly Quinn
     對Quinn的觀點/Deborah J. Davis

    第十一章 過去、現在與未來──問題:課程動力學
     纏繞於心的課程:課程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各種願景/John St. Julien
     對St. Julien的看法/Kristin Kight

    第十二章 話說幽靈……──問題:對於眼睛/我的去中心化
     話說幽靈……/Donna Trueit
     對Trueit的觀點/Brain Casemore與Nichole Guillory

    第十三章 陌生人的呼喚──問題:後人類的靈性
     陌生人的呼喚:Dwayne Huebner的靈性旅程課程願景
     王紅宇的展望/Donna Porche-Frilot

  • 人名索引
  • 名詞索引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 © 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mail.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
研究方法 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