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研究集刊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
|
追求真知並轉識成智,方能確保幸福人生,而學者個人信念或研究成果的論述、分享與討論,則是促進人類認知真理以營美好人生的重要活動。基於這樣的認識,本期《教育研究集刊》經過嚴謹的審查與審慎的編委會討論後,確定刊登四篇論文:第一篇為文獻分析法之研究,探討環境美學與環境教育的相關議題;第二篇屬職業流動表分析之探究,以臺灣中小學的教師流動及其階級意識為焦點;第三篇係結合文獻探討與德懷術問卷調查之研究,主要關懷我國跨國高等教育服務指標之建構;第四篇則是文獻計量學方法之探究,以瞭解臺灣科技教育學系變革下學位論文研究趨勢。這四篇大塊文章雖然在研究取徑與特定的研究內容上有所不同,但卻都是致力於追求真知而值得拜讀的學術論文。 第一篇論文為楊忠斌所撰的〈H. Rolston的環境美學及其在環境教育上的意涵〉,本文作者對Rolston的環境美學有所介紹與評述,同時闡發其環境美學在環境教育上的重要蘊意。作者指出Rolston的美學建立於科學之上,但最終則走向宗教,形成了極具特色的環境美學。針對Rolston以客觀價值論為基礎、科學化與神學化的肯定美學,作者分別加以評析。Rolston的環境美學在環境教育上有何啟示呢?作者提出下列三點:一、美學與倫理學交融的環境覺知教育;二、學習以肯定美學的角度去欣賞大自然;三、教導學生透過自然科學知識去發掘自然之美。 第二篇論文為黃毅志所撰的〈臺灣中小學教師職業流動表分析〉,本文之研究運用2005年臺灣社會變遷調查全國代表性樣本資料(N = 5379,含110位中小學教師)做分析,除了採職業流動表百分比交叉表之外,並用Goodman的關聯模型(association model)之對數相乘分析與Marsden的對數線性模型來分析職業流動表。在這些中小學教師職業流動表分析之後,作者指出就父職到初職、初職到現職與父職到現職這三項流動過程,整體而言,中小學教師與農民的職業不流動之封閉性,可說都是所有職業中最高者;而在以上三個流動過程中,各職業與中小學教師社經地位差距愈大,相對流動機會都愈小。最終,作者針對實務與未來研究提供建議。 第三篇論文為湯堯、王嘉穗、歐宏國與趙學維共同所撰的〈我國跨國高等教育服務指標之建構〉,本文首先針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WTO及學者Knight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委託對於跨國高等教育的調查問卷,以及國外學者對於相關議題的研究報告,並參酌過去政府與大專校院推動國際化的評鑑資料及有關研究,進行綜合分析,進而設計出完整的初步問卷內容。繼而邀請17位具有跨國高等教育學術與行政實務經驗的學者專家,進行兩回合德懷術專家問卷的調查。經過量化分析這些專家的意見之後,建構出一套我國跨國高等教育服務型態指標系統,此一指標系統包含三個要素、七個構面、41個子項目。同時,作者們提出以下結論與建議:一、海外分校與境外投資應納入跨國高等教育服務指標;二、政府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政策手段,必須引導大學校院進行前瞻性規劃;三、吸引人才必須有整體策略與規劃,不能任由高等教育機構單打獨鬥。 第四篇則為方瑀紳與李隆盛所撰的〈臺灣科技教育學系變革下學位論文研究趨勢:以共詞分析〉,本文之研究運用自動化內容探勘工具BICOMB(Bibliographic Item Co-occurrence Matrix Builder,書目共現分析系統)建立共詞矩陣,同時進行集群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策略座標圖(strategic diagram)和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等,以「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1994∼2013學年20年間,合計1,262篇碩博士學位論文的摘要為研究對象,瞭解臺灣科技教育學系變革下學位論文研究趨勢。本文之研究結果發現:一、1994年師培多元化影響科技教育研究主題;二、當前研究集群朝向數位學習領域;三、學系研究發展主軸還不夠嚴謹;四、共詞網絡圖譜呈現集群與節點間緊密不足。
|
||
201412 (60:4期)期所有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