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研究集刊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
|
本期刊載共刊載四篇文章,包括三篇學術研究論文,以及一篇整理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去年11月13日舉辦「培育未來公民:有力學習與創新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之教育哲學專題論壇的「議題與趨勢」文章。 三篇學術研究論文分屬「課程與教學」、「教育行政與政策」、「教育史哲」領域。第一篇論文「什麼是歷史教學中的Historical Empathy?」,empathy可能常被翻譯成「設身處地」或「神入」,但historical empathy又是什麼意思呢?作者之所以題目不直接翻成中文而以英文呈現,是因為關鍵字的翻譯就不只是翻譯的問題,而是歷史學科本質的問題,更是歷史教學判斷的準則問題。本文透過歷史哲學文獻的爬梳,釐清不同派別或主義對於empathy的解釋與差異。並訪談七位歷史學者與五位碩士級以上高中歷史教師,探究historical empathy被如何理解及實踐。本文作者根據其研究,最後主張historical empathy教學是理性與情意兼具的,並鼓勵證據之外,運用歷史想像、經驗及個人判斷的歷史思維,因此,建議historical empathy應該中譯成「歷史的同情理解」才比較能貼近原意。循此意涵,本文最後主張歷史教學應該「將人們的經驗作為有意義的中介,讓人性相通與經驗共鳴作為理解的開始,進而透過無法從經驗中理解的歷史事件中產生好奇,而學習需要更多脈絡知識與觀點,來學習高階的同情理解,如此,歷史才是與學生生命有連結的,歷史也自然就是人人的,它也成為學生生命經驗的一部分」。此文值得對歷史教學研究或實務工作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第二篇論文「臺灣提升大學畢業生就業之政策設計分析」,以高等教育這幾年不斷強調縮短高等教育學用落差,極力想解決大學生和職場接軌的問題所衍生的相關政策為研究對象,並根據政策設計理論,建構一個公共政策設計的分析架構,其中四個關鍵要素為政策目標、政策工具、政策標的團體與執行機構。作者以此架構探究政府處理大學畢業生就業議題之政策機制與問題。研究發現,我國政府就提升大學畢業生就業這項政策議題,混合著強制型與調控型的政策設計特性,並發現多項政策設計要素彼此不相協調的問題。因此,政府在政策設計上,「一致性」與「配合性」的設計面向仍有改進空間。學習型政策工具與草根型政策設計模式,都是作者藉由此政策設計觀點切入政府政策上看到的缺點或建議。不過,作者也在文末提及未來研究可繼續研究的方向,其中,「政策設計是政治的過程」之取向,「特別是政策設計過程中行動者的意識型態或多元價值衝突等層面,並未納入本研究的分析範圍,也是未來研究可進一步處理」。足見研究者也希望讀者能理解,透過政策設計的理論視角檢視我國政府處理政策在設計上的侷限,僅是部分觀點。理論視角有其優勢,但也可能有研究窄視的潛在危險。 第三篇研究論文「『他性』與倫理教育:從M. Heidegger基礎存有學到P.Ricoeur自我詮釋學中的倫理思想」,探討從Heidegger到Ricoeur的傳承與演變。在文章推演過程,作者闡述一種中立的存有學的關心,最後揭示一個在身體上(身體的陌生性)、在關係中(他者的他性),甚至在良心的內在性中(良心的他性)的存有。因此作者說:「既然人是這樣的倫理存有,那麼,還有什麼是比讓受教者體認到自身與他性的密不可分、體認到自身內在成己成人的真實渴望,來得更自然、更切身且更深刻的倫理教育呢?」作者所謂的這種倫理教育提供的積極性的條件,正在於「因為人的能力總是通向他者,要獲得實現就必須通過他者。既然我們必須與他人一道,那麼我們也只能與他人一起幸福,而要與他人一起幸福,就會需要『為了他人」」。也許倫理教育最終原則,就是這一與「他人」一起幸福的原則吧! 最後,本期的「議題與趨勢」文章,如前所述係整理自研討會的專題論壇。從去年開始,我們定期在教育學系每年11月舉辦的國際研討會中的專題論壇,選擇不同領域場次整理分享給讀者。此次專題論壇,則是教育哲學領域的「東西方教育理論與實務之對話」論壇。參與的人員有主持人:簡成熙、引言人:洪如玉、何佳瑞與李彥儀。「東西方教育理論與實務之對話」這樣的主題,套句主持人的開場白:「看似像一個『恐龍』的主題」,但三位引言人,卻能跟我們當下環境中的議題去呼應,譬如「生態教育」、「災難教育學」、「倫理素養教育」、「君子公民」等。「東西方」這一詞的出現,讀者可能浮現的是不同的文化、語言與思想的鴻溝。「東西方」除有空間上隔閡的概念外,也有思想時間上的差異。但在這一場論壇中,三位引言人卻能由東西方「橋接」出舊詞新意或新詞舊意,內容精彩,相信教育哲學的朋友們會有興趣。
|
||
202106 (67:2期)期所有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