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尊重著作權及符合「合理使用」原則,若有PPT或各章授權使用需求,請與本公司洽詢(02-23885899#104)
校長主任甄試主題特輯F(校長領導的評價與標準)
|
|
- 作者:教育研究月刊
- 書號:ERICPOD06
- 定價:300元
- 出版社:高教出版
- 出版日:2017/05
- 版次:1版
|
|
- 作者:教育研究月刊
- 書號:ERICPOD06
- 定價:300元
- 出版社:高教出版
- 出版日:2017/05
- 版次:1版
- ISBN:
本書介紹
- 多源校長評價資料:校長對教師給予的領導效能回饋之態度傾向與反應(上)(下)
研究目的:多源回饋是一項較新的校長評價方法,其典型作法為在領導者自評的同時,納入其部屬、同儕及(或)其主管上司的評價。然而,文獻中探討校長對多源回饋的態度傾向與互動方式的研究並不多。本研究目的即在探討校長對其教學領導效能的多源回饋資料的態度傾向與反應,以及如何闡釋其領導效能自評與教師評價結果的差異。研究方法:本研究邀請美國東南部一個城會學區的14位校長做兩次訪談,以進行校長對多源回饋資料的態度傾向與反應的質性研究分析。發現:本研究發現,校長常因不同來源資料(如校長自評與教師評價)之差異而經驗到認知的失調。這樣的失調可能會促發校長減低該失調狀況之動機,並可能進一步提供解釋與理由,或者是能造成實際改進之行動。對研究與實務的啟示:當表現之評價與回饋持續成為學校中的常態,增益與強化個人給予以及接受評價回饋的能力將愈形重要。本研究之結果對於如何幫助改善校長使用評價資料做出了建議。
- 校長準備計畫中的領導知識評估(上)(下)
目標:本文的目標在評估校長發展計畫中的領導學習。設計/方法/進路:採用Popper的三個世界(three worlds)做為研究分析架構的個案研究,以評估在校長發展計畫中的領導學習。以知識做為學習評估的單元―一種更為明確之主觀與客觀的知識。本研究涉及了在校長發展計畫中的參與者,他們被稱為教育計畫中的領導者(LEP)。LEP是由國家教育機構所設計和實施,它是與新加坡教育部所共同合作的計畫,它起始於2001年,已經在新加坡的學校中培育了超過三百位的學校領導者。研究發現:透過複雜理論(complexity theory)概念的連結分析,本研究證成了極具價值的、有關參與者如何在領導與管理中發展實踐知識之Popper三個世界的洞察。原創性/價值:分析的結果對於領導計畫的設計很有意義,對於同樣面臨了準備21世紀新型態學校領導者挑戰的國家而言,亦極具參考價值。
- 策略性馬來西亞優質國民小學領導人探究(上)(下)
優質學校增進方案(Quality School Improvement Program, QSIP)是改善學校的適切方案,特別是對卓越的教育體系而言,因為正向改變對(學校)組織及課堂層面均同等重要。而就QSIP,已有許多關乎優質學校改善之特性及努力的討論及文獻(Harris, 1999; Hopkins et al., 1994; Stoll & Fink, 1996)。一些研究已清楚地顯示出,目的性領導能力、教師間的合作以及對學習成果的聚焦,皆為支持學校朝正向(優質)改變的因素(Fullan, 1993)。支持這項主張的Davies(2006)、Davies與Davies(2009)以及Eacott(2008)皆重申,在學校的有效發展中,策略性領導對學校領導人而言,是重要的組成要素及議題。
- 紐西蘭之成功學校領導中的個體內部因素(上)(下)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於分享紐西蘭之國際成功學校校長職務計畫(the International Successful School Principal ship, ISSPP)的研究發現,該計畫與領導的個體內在面向相關,這些面向促進了校長們持續性長時間的成功表現。設計/方法/進路:多站點案例研究法(multi-site case study methods)被使用於描述10位教育領導者的現行成功,以ISSPP質性草案來蒐集資料與進行跨案例歸納分析(cross-case inductive analysis)。研究成果:研究結果確認了具有影響力的個體內部因素,這些因素在時間的行進中,正向地影響了校長們的領導行為,這些因素包括校長們的生理、心理以及智力的的安康;他們的彈性程度、批判性的自我反省等。實踐意涵:在本研究的啟發中,本文論證這些成功校長職務的個體內部因素,在獲得外部機構的支持時,即可發揮最大的效力。原創性/價值:首先,過去只有極少數的研究,對學校校長們如何在長時間中維持他們的成功進行探索;第二,校長們過去都在他們的的專業工作上接受顧問指導與訓練的支持,然而,在他們個人的發展上面,卻少有這方面的支持。本文推動了由外部機構來幫助校長之個人模式的情況,透過增加其自我意識並理解自身如何思考和行為的方式,來促進校長們之安康。
- 應用於中學校長遴選的領導者標準(上)(下)
在本篇論文中,我們描述了一種創新的研究,提報了西部澳大利亞公眾教育當局遴選高級中學校長的過程。整個過程歷經10年的合作研究,並且接受了來自兩大州立機構的贊助,以及兩個當地機構的贊助。我們探究了在運用表現立基的評估任務(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 tasks)當中,何種學校領導的標準可以被應用來做為遴選校長升等為高級中學校長的標準。尤其是,本文描述了三年以來在高級中學校長的遴選中表現立基任務的整體發展,也聚焦在Rasch的分析,將之運用在檢驗每項任務的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和可信度(reliability)。
- 作者:(按章節順序排列)
Ellen B. Goldring、Madeline Mavrogordato、Katherine Taylor Haynes、David Ng Foo Seong、Hairuddin Mohd Ali、Ross Notman、H. Wildy, C. Pepper、 L. Guanzhong
- 譯者:(按章節順序排列)
湯家偉、何佳瑞
|
本書目錄
主題F:校長領導的評價與標準(共10篇文章)
264期 多源校長評價資料:校長對教師給予的領導效能回饋之態度傾向與反應(上) 265期 多源校長評價資料:校長對教師給予的領導效能回饋之態度傾向與反應(下) 239期 校長準備計畫中的領導知識評估(上) 240期 校長準備計畫中的領導知識評估(下) 223期 策略性馬來西亞優質國民小學領導人探究(上) 224期 策略性馬來西亞優質國民小學領導人探究(下) 227期 紐西蘭之成功學校領導中的個體內部因素(上) 228期 紐西蘭之成功學校領導中的個體內部因素(下) 221期 應用於中學校長遴選的領導者標準 (上) 222期 應用於中學校長遴選的領導者標準 (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