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尊重著作權及符合「合理使用」原則,若有PPT或各章授權使用需求,請與本公司洽詢(02-23885899#104)
						
							
								| 臺灣科學教育研究與實踐:挑戰與機會 
 | 
							
								|   | 
										
									
									主編:邱美虹書號:54MLB00301定價:600元出版社:高教出版出版日:2016/12
版次:1版ISBN:9789862661659 | 
								
							   | 
						
							| 本書介紹 本書集合國內知名科學教育學者針對臺灣科學教育研究的沿革、期刊論文長期資料的分析、科學學習評量、新興科技與科學學習、科普傳播、教師專業發展、教學環境議題等進行說明,為臺灣科學教育勾勒出一個完整的圖像。本書可說是臺灣第一本集結不同專長領域的科學教育學者將科學教育從理論到實務、從學習到教學、從課堂到戶外、從數位學習到科學傳播、從本土學生到原住民學生等,逐一介紹與評析,同時亦包含國外學者提供其專業見解,點出國內科學教育所創造出的奇蹟及可能的願景。本書能提供科學教育研究者或科學教育工作者具體的歷史回顧、研究發現與教學的建議,更期待讀者能受到本書啟發成為具科學素養之國民,甚或進而立志成為科學教育志工,投入提升全民科學素養之志業。 
    主編簡介邱美虹
 現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優聘教授、教育部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美國科學教育研究學會理事長、國際純化學暨應用化學聯合會化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學歷: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博士
 經歷:美國匹茲堡大學學習研究與發展中心副研究員、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JRST)副主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IJSME)編輯委員、《臺灣化學教育》電子期刊主編
 專長領域:科學概念建構與改變、科學模型與建模教學、科學學習另類評量、科學課程研發
 
										
 | 
						
							|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前言──臺灣科學教育研究與實踐:小巨人的傳奇
 
 第一部分:臺灣科學教育之概述第二章 1982~2012年國家科學委員會推動科學教育研究計畫之歷史性回顧
 第三章 臺灣科學教育研究趨勢:1993~2012年《科學教育學刊》內容分析
 第四章 第一部分評論:臺灣科學教育的發展
 
 
第二部分:科學學習與評量第五章 科學教育中概念改變研究及實務的內容分析:從在地化到全球化
 第六章 學習者的認識信念與科學學習的關係:初探文化差異
 第七章 探討如何運用雙層試題辨識學生是否具迷思概念
 第八章 臺灣的小學科學教育:國際比較觀點
 第九章 第二部分評論:嚴謹的研究方法與深厚的理論框架
 
 
第三部分:臺灣之科學學習與教學的創新技術第十章  臺灣創新科技融入科學學習相關研究內容分析
 第十一章 科技導入科學學習環境之發展與評鑑
 第十二章 創新科學教育神經學:結合腦波與科學教育研究之策略
 第十三章 眼球追蹤技術在科學教育中的方法與應用
 第十四章 臺灣的公眾科技溝通
 第十五章 第三部分評論:創新科技在臺灣科學學習與教學之應用──一個全球性的觀點
 
 
第四部分: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第十六章 臺灣科學師資培育研究:學科教學知識的影響
 第十七章 排灣族文化融入科學課程的設計和教學範例
 第十八章 科學課室裡的環境議題教學:現況、機會與策略
 第十九章 第四部分評論:西方國家與臺灣的科學課程改革和教師學習之思考
 
 
第五部分:反思第二十章  以國際觀點看待形塑臺灣科學教育的人物與事件:現在、過去與未來
 第二十一章 國際學者感言
 第二十二章 結語──臺灣科學教育研究與實踐:挑戰與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