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出版


 

 
 
首頁卷期索引202112 (67:4期)
教育研究集刊
教育研究集刊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第一篇文章「再思考教育關係:緣起、意義與挑戰」,作者詮釋六位哲學家文本,指出教育關係不只是教育實務的基礎,也是建構教育理論的核心。其所謂「再思考教育關係」,作者分析的理路是從Schleiermacher至Biesta等六人對教育關係的見解,以重點提要方式,概述此六位哲人對教育關係的解釋,並指出他們觀念之間的時間遞延與演變。循此演變,作者進一步指出「教育關係」可能潛在的挑戰,或更真切來說,作者替「教育關係理論」回應了相關的批評。經分析與詮釋後,作者整理「教育關係」蘊義,以此延伸,提出「教師建立教育關係的能力」應是師資教育應該培育的核心能力。本文分析邏輯清晰,直指「關係」是教育的核心,對於所有教育研究者與工作者而言,此篇將教育拉回最基本的核心問題,展現歸零思考是教育哲學的特性。

第二篇收錄的文章為「操作型教師研習的網絡效果:行動者網絡理論視角」。本文從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觀點,提問了一個有別於過去教師研習的問題:「如果教師研習的學習,是一種網絡效果,那這種效果是如何發生的?」。從這樣的問題出發,作者以多點民族誌進行數十場次之研習活動的觀察與訪談。作者展現細膩的田野報告,追蹤操作型研習活動中的「人」與「物」是如何連結成就研習活動中學習,也就是行動者網絡理論所謂的「人與物作為異質行動體的聚合」及其所發生的效果。本文提供我們重新省思過去被我們忽略的「物」在其所拉開的研習網絡中究竟扮演怎樣的角色,並促成怎樣的研習知識或所謂的研習效果。此篇展現另類研究的觀點,讓我們細膩地從網絡效果重新看待教育過程,讓教育工作者看見不可被忽略的「人」與「物」的關係及「操作」(practice)的重要。

第三篇收錄的文章為「英國教育史家B. Simon與綜合中學改革運動(1946-1990)」。本文分析館藏於「倫敦大學學院教育研究院」中Simon的個人檔案,以「意識型態的批判」為主軸,歷時性地探討Simon於第二次大戰後長達四十多年對於英國綜合中學改革運動的發言及其背後的意識型態與批判。本文揭露英國綜合中學改革運動背後的思想與潛在的階級對立。從這樣的角度,作者在文末也提及臺灣綜合中學與其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中的窘境。從讀者角度讀來,這正凸顯長期以來,臺灣教育政策缺乏社會思維與教育理念混淆的問題。看似處理一位英國教育家與綜合中學運動的關係與歷史的一篇文章,文末卻也讓我們對臺灣教育政策與學校制度的發展,做了一個歷史性的跨社會反思。

本期的書評則邀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詹盛如教授擔任書評作者。擔任學務長的他,關心高等教育的社會運動及其在教育社會學學術發展的缺乏,選擇國內社會學家何明修的英文專著《挑戰北京的天命:台灣的太陽花運動與香港雨傘運動》。詹盛如說:「此次挑選本書當成評介對象,主要用意在彌補國內對於『教育與學生社會運動』議題的空白與缺席,希望在介紹本書內容之餘,能夠激發國內教育領域(特別是教育社會學)專家學者致力教育與社會運動之間的研究,充實理論與實務的缺憾,透過本書評彰顯本主題在教育類期刊的價值與重要意義。」因此,相較於過去書評選擇的作品大都是西方或英語系作者,本書的作者任教於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其所選擇的議題相對而言也是國內讀者比較熟悉的臺灣與香港的社會運動。然從這本書反倒讓我們看到何明修除擅長社會運動的田野研究,也看到他如何結合多元的理論與觀點,大器也細緻地鋪陳與詮釋這兩個社會的社會運動之意義與價值。本書在研究方法與解釋框架的運用上也是讓人印象深刻,例如他結合傳統主流的「網絡、生成、機會與威脅」(network and generation,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的觀點,來瞭解臺港兩起大型社會抗爭事件,同時也汲取建構主義陣營的理路思維,剖析當事人傳記(biography)、創意嬉戲(creative playfulness)、情緒面向在社會運動所扮演的動能與角色,實質結合「結構」(structure)與「能動性」(agency),試圖打開人們對社會運動一個不一樣的理解。就新興社會運動而言,作者不只能及時記錄,其綜合研究的理論框架與解釋觀點,捕捉複雜社會運動與跨社會比較意義,就很值得國內教育社會學界借鏡與學習。

至於教育與社會運動之間的關係及其研究的缺席,似乎也是國內教育社會學領域學者比較少提問的。例如,詹教授所提「教育與學生社會運動」這議題在教育社會學界很少處理,或者說我們的想像是蒼白的。對國內教育學者而言,我們的確因為空白或缺席而很難想像。不過,也許可以倒過來問:為何會缺席或空白呢?若能回答這問題,也許就會逐漸明白臺灣教育的轉變與社會轉型之間所存在的時間差。教育體制既是承載過去的慣習,也是朝向未來藍圖的實踐機器,就時間而言,「過去」與「未來」同時存在教育場域的當下,這樣的場域,作為社會場域的一部分,我們是否也需要某種綜合理論與詮釋觀點來解釋呢?讀何明修社會學著作以及詹盛如的提問,我發現原來教育社會學還有很多議題值得我們關注與研究。

202112 (67:4期)期所有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集刊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10610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 No.162, Sec. 1, Heping E.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 Taiwan (R.O.C.)
edber@deps.ntnu.edu.tw +886-2-7749-3892 Copyright 2012 ©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研究集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