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學校理論、實務與案例 Theory, Practice and Case about Featured School |
||
---|---|---|
![]() |
|
|
本書介紹
高齡化、少子化、均等化、國際化、卓越化、多元化與未來化,係國家發展與學校經營的重要挑戰。其中,少子化更是推動精緻教育與提升學習品質的重要契機。教育部自2007年開始積極執行「推動國民中小學活化校園空間與發展特色學校計畫」,數年來,此計畫已改變了許多教育人員觀念,使學校能從空間活化著手,充分運用在地特色資源,系統性規劃校本課程,深化課程教學與強化學生學習,開創學校教育的新價值。 特色學校的發展雖蓬勃,但仍有許多迷思待解構、誤解待釐清,本書兼具學術理論基礎與實務經驗內涵,闡述特色學校經營發展理論、分享實務經驗與優質案例。透過本書的出版,期望能讓特色學校的轉型更加順遂,以達成空間活化、資源創化、觀念點化、課程深化、教學轉化、學習優化的目的,讓每一所學校都成為教育的新亮點。 特色學校可化「廢校危機」為轉機 高齡化、少子化及新移民子女增多的異質化現象,已成為國家發展與學校經營的重要挑戰;其中,少子化更是推動精緻教育與提升學習品質的重要契機。根據內政部所公布的最新人口指標,2010年新生兒數量下探至我國有史以來的最低紀錄。在少子化的浪潮侵襲下,裁併校與廢校已成為當前重要的教育政策課題,如何兼顧學生受教權、教育成本效益及社區永續發展,有待教育經營者以藍海思維、紫牛效應及綠色永續超越現有的教育困境;而活化學校閒置空間轉型經營與發展特色學校,即是其中的良方。 特色學校實況報導 教育部自2007年開始積極執行「推動國中小活化校園空間與發展特色學校計畫」;2009年,《親子天下》雜誌蒐集300 特色學校,《商業週刊》評選全國百大特色學校,教育部亦選拔出「全國十大經典特色學校」做為各校辦理、推動、觀摩、論壇、交流參訪之示例。 近年來,筆者有幸參與特色學校的評審與訪視工作,對於許多特色學校積極創新、追求卓越,整合有限資源產生綜效效益,讓孩子從利基學習(niche learning)出發,體驗高峰經驗,玩出能力、秀出智慧的印象深刻。例如:有的特色學校以系統整合的火車頭策略,成功地使各處室發揮整合的戰力,除了將硬體工程與韌體環境的改善融入軟體課程,並積極整合各種資源,激發教師的主體感與專業熱忱,提供親師生舞臺,創造卓越績效,為學校帶來嶄新的風貌;有的學校化被裁?的壓力為學校發展的動力,善用亮點利基,有效地結合政府、地方產業及民間力量,透過創新作為及績效表現爭取多元資源,發展校本特色課程,形塑優質校品牌,創造學校新價值與新命運。
|
||
本書目錄
第1章 緒論/林志成、林仁煥、田育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