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在短時間內迅速擴散到全球多國,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面對疫情的快速蔓延,部分國家短期內大量患者死亡,無法善終、無法被妥善安葬、家人陪伴渡過生命最終時期的問題等,造成心靈創傷和遺憾、醫護學生甫畢業就要投入面對嚴峻疫情的挑戰;另一方面,一般民眾面對看不見的病毒和不斷增加確診人數帶來的焦慮感、甚至是面對許多相應的隔離措施帶來的距離與衝擊,在人際互動上造成疏離感……等,都是在這場瘟疫中對不同角色的考驗。如何面對生與死的議題、這場瘟疫衝擊對生命的反思、精神醫學與臨床心理學相關研究、災難之倫理與哲學探討、宗教與藝術療癒、瘟疫因應教育、如何因應社交距離帶來的疏離感與心靈重建等課題,歡迎各界學者專家提出跨領域的相關論述,踴躍賜稿。
大學教育除了專業訓練,更應幫助學生「成人」。通識教育幫助學生在專業學科之餘,獲得更廣博全面的學習。通識教育與生命教育有何連結?生命教育在通識教育中如何定位?如何有策略地在通識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素養,幫助學生思考、認識自我、價值思辨、探尋人生意義目的、人格統整並且知行合一?歡迎各界學者專家提出跨領域的相關論述,踴躍賜稿。
108新課綱中生命教育科有五大核心素養,「哲學思考」是作為基礎與方法的核心素養之一。哲學思考不同於一般思考之處在於除了推論合理之外,尚考慮到許多被一般人忽略對於思考相關的覺察。在哲學思考的課題中,除了正確思考的技能與方法,也就是基本的推理能力之外,還會討論到辨別事實與觀點的差異適當的思考情意與態度等等課題。掌握事實對於思考顯然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就是因為會刻意忽視某些事實,僅以自己選取的部份事實進行推論,才會得到無法令人接受的結論,這些都是需要反思的。除此之外,在哲學思考中更重要的是反思思考本身,即後設思考的課題,也就是想想看到底有那些因素會影響我們的思考?本次的徵稿即是針對這些哲學思考的課題徵求深入而具有原創性的研究論文。